防范医院诈骗,尤其是针对所谓的“医托”现象,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问题,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防范医院诈骗:
1、提高患者及其家属警惕性
加强防骗知识宣传:医院可通过在医院大厅、候诊区等位置摆放反诈宣传资料、张贴宣传海报、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信息等方式,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常见的医院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,如冒充专家、虚假治疗项目、医托诱导消费、医保诈骗等形式。
开展防诈骗培训讲座:定期组织开展防诈骗培训讲座,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、公安民警或反诈专家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诈骗的案例和防范技巧,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。
建立咨询渠道:设立专门的咨询窗口或热线电话,方便患者及家属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进行咨询,及时获得正确的解答和指导,避免上当受骗。

2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
规范医护人员行为: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,要求他们在诊疗过程中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流程,不得与“医托”等诈骗分子勾结或参与任何形式的诈骗活动,医护人员要保持警惕,发现可疑人员或行为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。
严格合作机构管理:对于与医院合作的第三方机构,如药品供应商、医疗器械商、体检中心等,要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监管,防止他们利用与医院的合作关系进行诈骗活动。
完善信息系统安全: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,防止患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或篡改,避免诈骗分子利用患者的信息实施精准诈骗。
3、加强对“医托”的打击力度
加强巡查监控:医院安保部门要加强对医院内部的巡查监控力度,特别是在挂号处、门诊科室、住院部等重点区域,及时发现和驱离“医托”等可疑人员,并记录他们的外貌特征、行为举止等信息,为后续的调查处理提供线索。
与警方密切合作:建立健全医院与公安机关的联动机制,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,一旦发现“医托”等诈骗行为,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处理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。
依法依规处理:对于查实的“医托”等诈骗分子,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,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,形成有力的威慑。
4、规范医疗广告宣传:
- 医院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布医疗广告,确保广告内容真实、准确、合法,不得夸大治疗效果、虚假宣传或误导患者。
- 对医院的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和管理,防止诈骗分子利用这些平台发布虚假广告或诈骗信息。
5、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:
谨慎对待陌生人搭讪: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,特别是那些主动搭讪、推荐医生或治疗方案的人,如果遇到可疑情况,要及时向医院的医护人员或保安人员求助。
核实医疗信息:在接受任何治疗之前,患者有权要求医护人员详细解释治疗方案、药物使用、费用收取等情况,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或向其他权威医疗机构咨询,避免盲目接受治疗。
保护个人信息: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、医保卡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和财物,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的身份信息、病情信息、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,防止信息被泄露和利用。
防范医院诈骗需要政府、医疗机构、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诈格局,通过加强宣传教育、规范医疗行为、完善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措施,可以有效遏制医院诈骗现象的发生,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和患者的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