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上海部分公园因疫情临时闭园,但24小时开放公园仍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

1.1 疫情背景下上海公园的开放情况及临时闭园措施
疫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不容忽视。随着防控政策的变化,部分公园在特定时期内采取了临时闭园措施,以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。这些调整虽然给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一定影响,但也反映出政府对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。许多市民表示理解,并期待尽快恢复正常的游园秩序。

1.2 24小时开放公园成为市民夜间休闲的重要选择
尽管部分公园暂时关闭,但上海仍有多个24小时开放的公园持续为市民服务。这些公园不仅在白天吸引大量游客,在夜晚同样热闹非凡。无论是散步、慢跑,还是简单地放松心情,24小时开放的公园都提供了便利的选择。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,这样的安排让市民能够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。

1.3 上海24小时开放公园的扩展计划与未来目标
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,上海正加快推动24小时开放公园的建设步伐。预计到今年年底,全市将有超过30个公园实现全天候开放。杨浦区作为先行者,已率先实现区属公园的24小时开放,为其他区域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这一趋势表明,上海正在逐步构建更加开放、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。

受疫情影响上海部分公园临时闭园(上海24小时开放的公园)
(受疫情影响上海部分公园临时闭园(上海24小时开放的公园))

2. 上海24小时开放公园的特色与市民体验

2.1 世纪公园:打造全天候游园体验与智慧服务
世纪公园作为上海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,自5月1日起正式实行24小时开放。这片超过130万平方米的绿色空间,打破了传统公园的时间限制,让市民在任何时间段都能享受自然之美。公园内不仅设有夜间照明系统,还推出了24小时无人售货机和游园小程序,方便游客随时获取所需物品和服务。这样的设计提升了游园的便利性和舒适度,也让夜晚的公园成为市民放松身心的好去处。

2.2 虹口和平公园:小尺度公园的夜生活新场景
相比大型公园,虹口和平公园以小而精的设计理念脱颖而出。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小型公园,拥有丰富的景观小品和24小时开放的书房,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夜间休闲场所。夜晚时分,这里不仅是散步的好地方,也成为阅读、交流和放松的温馨空间。这种“微更新”模式让城市中的小角落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,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。

2.3 上海公园理念转变:从“城中之园”到“园中之城”
上海的公园建设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过去,公园多是封闭式的“城中之园”,如今则逐渐演变为“园中之城”,强调开放性、包容性和多功能性。从收费到免费,从限时到24小时开放,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视。越来越多的公园开始拆除围墙,增加出入口,优化绿化景观,让自然与城市生活更加融合。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,也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亲近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