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员管理制度的重点规定
1、发展党员制度:
- 详细规定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、教育和考察程序,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不少于三天或二十四学时,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。
- 明确预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,以及转正的具体程序和要求。
2、党费收缴制度:
- 根据党员收入情况确定不同的缴纳标准,如农民党员每月缴纳党费0.2-1元,学生党员每月缴纳党费0.2元等。
- 规定党费的交纳方式和时间,一般按月缴纳,特殊情况可季度或年度缴纳。
3、组织生活会制度:
- 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,党员在会上进行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,以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。
4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:
- 每年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,对每个党员进行综合评定,分为优秀、合格、基本合格、不合格四个等级。
- 根据评议结果,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,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。
5、党员学习教育制度:
- 强调党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,特别是对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的学习。
- 党组织通过举办培训班、讲座、研讨会等形式,推动党员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。
6、党内监督制度:
- 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,包括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、党的基层组织的日常监督以及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等。
- 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,确保他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,廉洁从政。
加强党员管理的方法
1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:
- 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,深化大学习、大讨论、大宣传、大实践等活动,引导党员铸魂增智、正风促干。
-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,实施红色基因传承计划,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,树牢为民宗旨。
2、严格日常监督管理:
- 严格执行“三会一课”、组织生活会、民主评议党员、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,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。
-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管理,如建立电子党务系统,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。
3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:
- 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二十条措施》,建立“四方”责任清单。
- 常态化开展“组织找党员、党员找组织、党员找党员”活动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
4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:
-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,涵盖思想政治表现、工作业绩、廉洁自律等方面。
- 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,激励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。
加强党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,通过加强制度建设、教育培训、日常监督、信息化建设、关怀激励以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的实施,可以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,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